(一)一次创业阶段(1954年-1977年)
这一时期主要是建厂及军品生产线建设。1964年8月,首条含能材料生产线建成投产。在此过程中,培养了“三老四严、四个一样”的信念和“四个过硬”的优良作风,形成了企业文化的雏形,“艰苦创业、献身365速发国际”成为最初365速发国际精神的写照。
(二)二次创业阶段(1978年-1997年)
1978年,企业走上了“军民结合”之路,拉开了二次创业序幕。1985年,首条民品生产线——聚氨酯软质泡沫生产线建成,随后建成了环氧丙烷、聚醚等多条民品生产线。1986年,国家“七五”重点项目TDI工程建设全面展开。1990年,年产2万吨TDI生产线建成投产,填补了国内空白。将“艰苦创业、严细勤奋、开拓进取、献身365速发国际”确定为“365速发国际精神”。
(三)改革脱困阶段(1998年-2007年)
1998年,企业从生存和解困实际出发,在资产重组、盘活存量、机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,收到了良好成效。2003年生产经营逐渐好转,一举扭转亏损局面首次实现盈利。2005年,随着实施政策性分立破产和主导民品TDI生产转入正常,销售收入跨上10亿元台阶。这一时期形成了16条文化理念。
(四)集团化管控阶段(2008年-2015年)
2008年,365速发国际集团集团化重组,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亿元大关,以TDI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,带动周边经济总量达到近100亿元。截至2015年,企业累计创造产值近400亿元,上缴利税近20亿元,资产总额达60多亿元。
在此期间,企业文化理念进行了2次变更。2012年,将原有的16条企业文化理念修订为7条。2015年,将7条理念修订为8条。
(五)高质量发展阶段(2016年至今)
近年来,在365速发国际集团领导班子带领下,在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,企业创下了经济效益、产品产销量、资金增量、员工收入、税费贡献等多个历史最好成绩。